找到相关内容170篇,用时3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楚山绍琦禅师念佛禅思想的基本特征

    ,亦不用别求玄妙,厌喧取寂,但将平日所蕴一切智见扫荡干净,单单提起一句阿弥陀佛,置之怀抱,默然体究,常时鞭起疑情,这个念佛的毕竟是谁,返复参究,不可作有无卜度,又不得将心待悟,但有微尘许妄念存心,皆为...rdquo;这个方法的关键之处在于以下几点:一是“将平日所蕴一切智见扫荡干净”,二是“单单提起一句阿弥陀佛,置之怀抱,默然体究,”三是反复参究&ldquo...

    李利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1458910.html
  • 明本禅师的禅学思想

    论述看话禅的过程中,明本或曰“看话头” ,或曰“参话头”,或曰“提起话头”,或曰“体究话头”, 所谓“看”、“参”、“提起”和“体究”,用语虽然不同, 其含义并没有多大...默默体究。… …行时行体究,坐时坐体究,忙时忙体究,闲时闲体究 ,老时老体究,病时病体究,乃至死时死体究。(注25) 明本把参究话头作为长期的修行...

    魏道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1046224.html
  • 融禅净于一炉之念佛

    即此念佛,一念所起处觑得破,管取大事了毕。又不可见如是说,便作思惟卜度,穿凿求通,则反失之矣。但念念体究,真积力久,而自得之,方是证悟。”又云:“若觑破此念起处,即是自性弥陀,即是祖师西来意,纵然不悟...必净土为主,参究助之,彻与未彻,始不障往生。”  印光大师亦谓专看念佛是谁以期明心见性,不以信愿求生为事者,“虽似禅净双修,实为有禅无净。”但他对念佛时内照体究之法,还是提倡的,其语录中述此念法云;“...

    陈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3657255.html
  • 楚石梵琦的禅净合一思想及其影响

    坚持一门深入进去,才会最终取得成功。在和会禅净的基础上,袜宏提出了其著名的“体究念佛”。净土宗的基本修行方法就是执持名号,并达到一心不乱。袜宏认为“一心不乱”可以分成两层含义:一是“事一心”,一为“理一心”。“事一心”就是“忆念”;“理一心”就是“体究”。依靠体究念佛,祩宏进一步完善了禅净双修的佛教修行道路。  蒲益也是晚明四大师之一,他也很欣赏梵琦,说他是“楚石大导师,即是阿弥陀佛正觉”。[24...

    王公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0359988.html
  • 净土念佛的四层功夫

    是以理导行,在正念中,体究于一心之源,使穷念源,达于念即无念,当体寂灭的湛然明静的性德。   于是心地豁然大明含融一切。由此三步的理行观修,即证入理一心不乱的念佛三昧正境,此法可以参考>著作,穷研理性...

    宋智明

    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0729511917.html
  • 释宽道-----念佛心得报告

    开悟的。因此整理安置妥当,便万缘放下,全心全力去体究。从第一天到第二天小参前,努力参研;可是答案一直归回还是禅一举足经行时之体验相同,不免想︰自己悟缘未至吧。 小参时,导师考问真妄心时,内心疑惑不决...

    释宽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4839484.html
  • 试析中国净土思想发展的路径

    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晚明的袾宏。袾宏是晚明佛教四大师之一,一生弘扬净土念佛法门,被后人尊为净土宗的八祖。袾宏和会禅净,提出体究念佛的观点。净土宗的基本修行方法就是执持名号,并达到一心不乱。袾宏就是从此入手,将他的体究念佛主张提了出来。袾宏认为“一心不乱”可以分成两层含义:一是“事一心”,一为“理一心”。“事一心”就是“忆念”;“理一心”就是“体究”。也就是说,在听到佛号时,除了忆念之外,还要反观自己的...

    王公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3642366.html
  • 声音与开悟

    诸法从本来,常自寂灭相”,忽疑不决,行住坐卧,每日体究,都无所得。忽春月闻莺声,顿然开悟。遂续前偈曰:“诸法从本来,常自寂灭相。春至百花开,黄莺啼柳上”(《五灯会元》)。  再如近代的例子:  1)太虚...

    汤正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1850066.html
  • 净土念佛的四层功夫

    体究于一心之源,使穷念源,达于念即无念,当体寂灭的湛然明静的性德.  于是心地豁然大明含融一切.由此三步的理行观修,即证入理一心不乱的念佛三昧正境,此法可以参考>著作,穷研理性,究尽法体,方契实相无相...

    宋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15654972.html
  • 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

    者:如前体究,获自本心,故名一心。于中又二:一者了知能念所念,更非二物(能念的心与所念的佛合而为一),唯一心故;二者非有非无,非亦有亦无,非非有非无,离四句,唯一心故(莲池大师在钞中说:‘若言其有,则...时,即念返观,专注一境,勿使外驰。念念照顾心源,心心契合佛体。返念自念;返观自观;即念即观。务使全念即观,念外无观,全观即念,观外无念,观念虽同水乳,倘未鞫到根源,须向著一念阿弥陀佛上,重重体究,切切...

    释振冠

    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2/14013934836.html